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55(6 / 7)
,这其实和治乱循环,两仪相生相克,是有义理相通之处的。”
“至于这鬼方部落,如果不把这些战力用于对外,那肯定就会内部相争,打得你死我活,这跟现在的草原诸部相争相杀,是一个道理。鬼方诸部的攻杀,是尤其凶悍的,一般来说,只有在内部相争中存活下来的强者,才会想着对外进一步扩张。而因为华夏中原之地的大洪水,而选择了用兵他处的鬼方部落,在离开几百年之后,终于因为一个其他的原因,卷土重来了。”
黑袍的眉头一皱:“其他的原因?难不成是因为那个石峁的守将,或者说石峁的部落,再次勾结了鬼方部落,来攻打陶寺这个帝尧所在的国都,再次想要灭我中原华夏?”
老祖点了点头:“那个石峁的部落,只是因为尧想要传位于亲儿子丹朱,让推举禅让的制度无法再延续,之前我说过,丹朱和以前的父死子继不同,以前只是袭部落之名,而丹朱,却是尧的亲生儿子,因为这个时候的父系血缘已经正式成型了,一旦开启这父死子继的先河,以人性的自私和子孙祭祀来说,就会彻底终结禅让制度了。”
“可是尧德高望重,统治天下又有七十年,势力遍及各部落,尤其是石峁这里的诸侯,守将,就是因为公然反对过尧准备传位儿子丹朱,才给发配去守边的,也就是说,反对父死子继的诸侯们,已经给尧清理,或者说边缘化得差不多了,若是想起兵武力反抗,那恐怕重黎的下场,就会摆在眼前。”
黑袍冷笑道:“于是,这个在石峁守边的部落,就想到了草原上强大的鬼方部落,借他们的势力,加上这个部落的带路,就是来攻击陶寺,一举灭尧?”
老祖微微一笑:“是的,但这个部落,要消灭的其实不是尧本人,甚至不是丹朱,而是要消灭掉这父死子继的制度,要这天子传承,重回到以前的禅让继承上面来。”
潮水褪去是草原
老祖的声音越来越高,越来越快,而两只眼睛之中也开始放出光芒,说道:“所以,他们虽然引鬼方兵马攻破了陶寺,但也暗中联合了其他不少诸侯和大部落,联兵抵抗,让鬼方兵马在占了陶寺之后,无法进一步地追击,更有甚者,他们还和别的部落一起,再次通过祭祀之法,引发了新一轮的大洪水,又一次地淹没了中原大地!”
黑袍的眉头一皱,讶道:“怎么回事,难道大禹治水的这次大洪水,又是中原的部落再次祈祷上天诸神们降下来的?只是为了抵挡鬼方入侵吗?”
老祖勾了勾嘴角:“具体的我也不是太清楚,但肯定是有神明之力的,也许是陶寺被攻破,被屠戮和洗劫,陶寺之民的怨念换来了他们部落强大的守护降下忿怒,对入侵的鬼方部落军队和石峁部落的联军,以黄河之水和天降大雨来惩罚,结果在淹没了敌军,迫使其退兵之余,也冲垮了黄河堤坝,让大洪水再次席卷了中土世界,鬼方部落,似乎是在这次的洪水中,损失惨重,元气大伤,这之后近千年都无法再向中原大规模地进犯了。”
“至于那个石峁部落,引外敌入侵不说,还把大量陶寺的石料,祭祀的神像都给运回了石峁古城,变成了压城墙根的条石,这是对于唐尧部落的大不敬,也是对他们天神的侮辱,听说从此就给降下了诅咒,让他们也得变成戎狄,到处被人追杀,居无定所,即使是侥幸夺取了天下,也是有名无实,最后再次被戎狄所消灭。”
斗蓬的双眼一亮,失声道:“这,这听起来不就是周部落吗?周部落的始祖后稷,就是尧时期的大臣,当过大司农,专事农业,然后又在大禹的夏朝中地位崇高,但太康失国时,周部落就是流落蛮夷,甚至成为了游牧部落,直到商朝之后,才重新获得了商朝的庇护,在周原定居下来,后来周朝灭了商朝,但周天子一直权力不足,在西周末年还有国人暴动,烽火戏诸侯之类的丑事,最后亡于夷狄之手,难道说,这石峁的部落,这勾引鬼方入侵的内贼,就是周人,就是当年的后稷?”
老祖犹豫了一下,说道:“我也不是完全清楚此事,毕竟这个历史的真相,已经隐瞒于被毁灭的史书之中,周部落的先期历史,从后稷开始,就没有人提过了,是不是反对丹朱,是不是给发配去了石峁,那就是千古之谜,至于以后被夷狄所灭,统治时虚弱无力的朝代,可不止周天子啊,象西晋也是如此,以后的朝代,是不是也会有这种,是不是那个石峁部落的遗民会继续继承这个诅咒,都未可知呢!”
黑袍微微一笑:“引狼入室者,最后会被狼反噬,如果这是天道,倒也是报应不爽,这么说来,大洪水不仅为祸九州,让中原变成一片汪洋,也把这个石峁部落和鬼方军队给消灭得差不多了,算是和唐尧一起同归于尽了,也把中原诸侯们的父死子继模式,再度推迟了一两百年,直到舜帝开启了虞朝,接管了尧之后的权力,然后虞朝又在治水的过程中,培养了夏禹的威望,最后让夏禹的儿子夏启,真正开始了父死子继,取代禅让制度。是这么回事吧。”
老祖点了点头:“正是如此,大洪水冲垮了河堤,让整个黄河和长江两岸,变成了数百年的沼泽,洼地,形成了不少大泽,
↑返回顶部↑